企业的兴盛与衰败,自然与社会的发展变迁密不可分;同时,也与企业自身是否适应变化了的市场息息相关。对美国玩具市场演变过程的了解,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这有利于我们对中国未来市场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
作者:《中外玩具制造》特邀撰稿人 木易洋
【中外玩具网 · 行业新闻】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市场。因此,造就了美泰(mattel)、孩之宝(hasbro)这样巨无霸型的玩具企业。在我们对美国百年来玩具市场了解后,我们发现,曾经市场中的霸主是吉尔伯特(gilbert)、路易斯·马克斯(louis marx)这样的公司,他们曾经充满传奇,创造过市场辉煌成就,然而,这些让人尊敬的公司,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后,倒闭了。
美国经典玩具变形金刚 (资料图片)
企业的兴盛与衰败,自然与社会的发展变迁密不可分;同时,也与企业自身是否适应变化了的市场息息相关。对美国玩具市场演变过程的了解,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这有利于我们对中国未来市场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儿童生活环境的变化,使玩具市场由原始到现代
1900年以前,美国的孩子们基本上没有什么玩具,能玩的也就是些木棍、碎布、石块之类的玩意。那时候,在成年人看来,孩子到了4岁后就应该帮着大人干活了,孩子们也没有很多闲暇时间玩。进入到20世纪后,越来越多的父母们才开始容许孩子们有自由玩耍的时间。
进入20世纪,美国玩具市场的商业化才真正开始。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玩具,刚开始并没有什么奇思妙想的设计,主要是模仿手工艺人的玩具。士兵、马车、微缩场景等,都是对成年世界里事物的模仿。这也反映出,20世纪初的孩子们,能够拥有模仿现实的玩具就已经激动不已了,这是孩子们最为原始的玩具需求。
美国消费者对玩具的消费观念开始也是不成熟的。成年人也将玩具视为让孩子别来烦自己的工具,玩具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打发孩子玩耍的时间,直到“游戏就是孩子们的工作”这样的育儿观被普遍接受时,美国现代商业的玩具市场才开始飞速发展起来。
启示:中国现代商业的玩具市场发展应该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80年代以前孩子们所能拥有的玩具,跟100年前的美国差不多。中国在短短的30年中,玩具市场就接纳了美国近100年发展的成果。中国现代商业玩具市场就像个早产的婴儿,存在先天不足,因此,中国玩具市场小,处在不成熟的混沌之中也属正常。
玩具市场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美国市场来看,孩子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工业化时代的到来;育儿观的改变,都将深刻地影响玩具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因此,中国玩企一定要用拥抱变化的心态去看市场。
二、幼儿教育观念改变,对玩具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力
美国现代幼儿教育观起源于19世纪末。
美国现代儿童教育观念的先驱约翰·洛克认为:孩子有别于成年人,他们需要一个庇护所,需要一些特别的工具和活动使他们慢慢地长大成人,变得成熟起来。同时,他还明确提出:孩子们应该有各种的玩具。洛克的思想被大众媒体广泛宣传后,广为父母所知。这些儿童教育观念鼓励父母们给孩子买玩具,让孩子们在游戏的环境中进步。
尊重孩子游戏的权利,给孩子们提供玩具的观念在20世纪初还是很新颖的。这种崭新的现代儿童教育理念得到家长们的认同,进而为玩具企业在商业上的成功做了铺垫。家庭成员经常在一起玩玩具和游戏逐渐成为美国的普遍现象,玩具成为有效传递成年人价值观的工具、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工具。玩具制造商们由此也打开了新的天地。
启示:育儿教育观念对玩具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世界上各种玩具涌入中国市场。可玩具是进来了,但对待玩具的教育理念并没有进来,中国的父母们还是不太认可玩这种学习方式。当应试教育膨胀到让幼儿都上学前班时,中国的孩子们已经没有玩耍时间了。父母们决不会冒着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巨大风险让孩子们尽情买玩具、玩玩具。
中国幼教专家对改变消费者对玩具认识的正确引导还比较少,有些所谓的幼教专家甚至还这样说:不要给孩子买太多的玩具。因此,我们玩企在引导消费者方面应该采取更切实、更积极的行动:
1、企业自身不断研究总结玩具教育文化;
2、幼儿教育脱离不了玩具,要与幼教界多一些交流、学习;
3、利用媒体资源和自身的传播影响力,大力宣传玩具教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