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文杰今年起全职投入玩具制作,为梦想奋斗。(新加坡《联合早报》/陈渊庄 摄)

余文杰采用kitbashing手法制作Mortis。最左边是现成玩具,加上胶泥之后,慢慢变成最右边的完成品。(新加坡《联合早报》/陈渊庄 摄)
中国侨网8月13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一般玩具收集者都喜欢电影、动漫相关的玩具模型,而自学制作玩具模型的新加坡当地全职玩具设计师余文杰从事的是独立创作,他的作品都是自己创造的人物角色。
余文杰将参与来临的“新加坡玩具、电玩与漫画展”,与各地参展艺术家一起展出他们呕心沥血的好玩作品。
自学制作玩具模型,28岁的余文杰全职投入,不言悔。从小就喜爱动漫、电影,余文杰也喜欢动漫、电影相关的玩具,但市面上的玩具总是无法满足他,于是他在十多岁的时候开始自学起制作玩具模型。他说,比如在《星际大战》系列中一些小角色只在电影里出现短短几个片段,厂商绝少制作这些边缘角色,但这些角色却很吸引他,促使他自己动手制作。
三年前余文杰从管理大学商学系毕业,直到今天成为全职玩具设计师,他从来没有拿过任何相关的美工课程证书。当然他也不是无师自通,网上论坛教会了他许多许多。
他说,现在的孩子更幸福了,只要有兴趣,在YouTube上随时能够找到教程视频。不过不能仅限于纸上谈兵,要成为玩具模型艺术家就必须亲自动手制作玩具才行,从错误中吸取经验。余文杰也庆幸父母支持他的决定,放手让他投入到这份极冷门的行业。
一般玩具收集者都喜欢电影、动漫相关的玩具模型,而余文杰从事的是独立创作,他的作品都是他自己创造的人物角色,市场相对更小众一些。目前他的生意大多来自网上。他说,有了网络平台,艺术家再不可以借口说自己的能见度低了。
以玩具模型作为骨架
目前余文杰有两间工作室,一间在家里,另一间在如切一座店屋楼上的一个小房间的角落里,他一般喜欢窝在家里,家里气氛比较轻松一些。
他现在以自己的英文名“Daniel Yu”为品牌。最新的系列“Mortis”,是来自他想象世界里的角色。Mortis们都戴着氧气罩,因为地球空气被严重污染了,人们再也没有办法呼吸新鲜空气。余文杰说,自己不会为角色创造太多剧情,他认为角色被创造出来后,他们将发展出自身的故事。
Mortis采用kitbashing的方式制作。余文杰将市面上买来的玩具模型作为骨架,然后敷上环氧胶泥(epoxy clay),再雕塑为他所要的形象。余文杰也与日本玩具设计师合作,为颇有名气的“豆腐头”玩具改头换面。五个沉甸甸的成品,从雕塑到上色,纯手工制作需要六个星期时间,非常费时。
余文杰创作之前都只在心里打草稿,他谦虚地说,因为自己画画不行,所以很少将概念画出来。对他来说,直接进行创作的好处是,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慢慢打磨优化成品,不会受到草图的限制。
余文杰将参与9月6日与7日的“新加坡玩具、电玩与漫画展”(STGCC),与各地的参展艺术家一起展出他们呕心沥血的好玩作品。
原标题「新加坡华裔玩具设计师无师自通自创玩具模型角色」